【新闻】 【工作坊招生】首届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工作坊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9日 11:53 作者: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浏览量:2881

【工作坊招生】首届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工作坊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亲人离世,失去挚爱令人痛苦,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丧亲者会出现病理性哀伤反应,严重影响其心身健康。此外,我国每年有近1000万人死亡,丧亲人群数量众多,对哀伤疗愈的需求迫切且巨大!当下中国心理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深入推进使得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服务和支持系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学界对哀伤的研究与干预尚处在起步阶段,如何运用科学心理学来支持和帮助我国的丧亲人群是值得广大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

20191012-13日,首届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将于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为促进我国哀伤研究和干预的普及与深化,大会组委会荣幸邀请国内外哀伤研究与干预的知名专家Holly G. Prigerson教授、Paul K. Maciejewski博士、陆晓娅博士、Amy Chow教授、Bonnie J. Gorscak博士等,于首届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会前与会后,分别开展相关工作坊。

工作坊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亲和的授课方式、大量案例分析及实操练习,对核心主题进行深度解析,帮助学员切实受益。

工作坊培训对象哀伤及创伤领域的研究人员与学者;高校心理学、社会工作、医学等专业的师生;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相关人员;精神卫生医护人员;综合医院、肿瘤专科、临终关怀医护人员;社工、社会机构及公益组织人员;卫健委、计生协及民政系统的干部及工作人员;对哀伤感兴趣的组织和个人等。

一、工作坊介绍

(一)会前工作坊

1. 工作坊题目:理解和支持延长哀伤障碍患者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ing People Suffering from Prolonged Grief Disorder)(第一天,1010日)

改善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临终体验的心理社会干预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End-of Life Experience for Patients and Family Members)(第二天,1011日)

(1)      时间:20191010-11(为期2天,每个工作坊上限为40人)

(2)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本部(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3)      带领专家:Holly G. Prigerson 教授[]Paul K.Maciejewski 教授[]

(4)      专家介绍

Holly G. Prigerson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临终关怀中心主席,医学社会学教授及研究中心主任,曾在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执教。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老年期患者及照料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临终关怀以及照顾者的丧痛适应。

Paul K.Maciejewski斯坦福大学博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协会、老龄化研究联合会等多个项目的首席研究员。目前是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生物统计学系副教授。

(5)      工作坊内容

第一天:本次工作坊将介绍延长哀伤障碍的诊断标准,哀伤与依恋和丧失的关系以及哀伤过程,特别介绍延长哀伤障碍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专门为丧亲人群开发的在线资源和干预工具。

第二天:介绍“Giving Information Strategically and Transparently”GIST)沟通干预方法,概述通过GIST沟通方式加强对预后的了解,结合相关治疗手册和视频,教授学员学习此项技术。此外还包括介绍专为血液专家开发的治疗手册和视频,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即将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的血癌患者进行沟通。本次工作坊将向学员介绍如何与癌症晚期患者沟通,帮助他们克服生命最后阶段的障碍并妥善做出临终前的决定。本次工作坊还将指导患者和照顾者如何处理情绪问题,为国内临终关怀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2. 工作坊题目:死亡与生命的成长——在故事中理解哀伤,发现力量

(1)      时间20191010-11(为期2天,每个工作坊上限为40人)

(2)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本部(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3)      带领专家:陆晓娅 博士

(4)      专家介绍

陆晓娅,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师从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系统接受心理咨询训练(硕士、博士班)。 近年来关注老年与死亡问题,参与生前预嘱推广、养老院及缓和医疗志愿服务,为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并为高校老师举办生死教育工作坊,2016年出版《影像中的生死课》一书。2014年开始在世界各地自助旅行,写作并发表人文旅行笔记,研发《自助旅行与自我成长》课程。

(5)      工作坊内容

丧失与哀恸随死亡席卷而来,但泪水荡涤过后,生命也在更新成长。在死亡与生命的成长工作坊中,陆晓娅老师将从叙事治疗的基本理念出发,带着大家通过影视、文本、墓碑、现场访谈等各种类型的生命故事,一起深入理解丧失与哀伤,学习以尊重和珍惜的态度对待哀伤,和当事人一起,在哀伤的故事中寻找意义和力量,建构出生命故事的新版本。

(二)会后工作坊

3. 工作坊题目:理解和治疗复杂性哀伤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Complicated Grief

(1)      时间20191014-15(为期2天,每个工作坊上限为40人)

(2)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本部(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3)      带领专家:Bonnie J. Gorscak 教授[]

(4)      专家介绍

Bonnie J. Gorscak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复杂哀伤研究中心的首席培训师,多次开展延长哀伤治疗的培训和研讨会,并在多个国际会议上报告,在心理治疗和临床实践方面具有30多年的丰厚的经验。

(5)      工作坊内容

本次工作坊将介绍复杂性哀伤的治疗——ICD-11延长哀伤障碍最具实证基础的治疗方法,包括如何在临床背景下利用调查问卷和结构化访谈对丧亲者进行评估诊断,并基于此展开心理治疗的培训。

工作坊将贯穿复杂性哀伤疗法的四个阶段: 开始阶段(第1-3次会谈)、核心重温阶段(第4-9次会谈)、中期回顾(第10次会谈)和结束阶段(第11-16次会谈),涵盖七个核心主题:接受哀伤、管理情绪痛苦、思考未来、加强关系、讲述死亡的故事、带着提醒生活以及连接记忆。

每一个主题中都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并且有与之相关的特定治疗步骤,包括哀伤监测、期许目标工作、与重要他人的会谈、想象性和情境性重温回忆,以及与逝者的想象性对话。

4. 工作坊题目:丧亲来访者的团体辅导Group Intervention of Bereavement

(1)      时间20191014-15(为期2天,每个工作坊上限为40人)

(2)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本部(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3)      带领专家:Amy Chow []

(4)      专家介绍

Amy Chow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赛马会安宁颂项目总监,亚洲首位生死学教育者院士。被推选为国际死亡研究小组的主席、美国死亡教育及死亡辅导委员会及亚太慈怀暨缓和(姑息)医疗协会的委员。

(5)      工作坊内容

丧亲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经历。虽然大多数人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应对,但仍有一部分人长期无法度过难关。本次工作坊将在双程过程模型(dual process model)的基础上,介绍为丧亲人群设计的小组哀伤治疗方案,并提供丰富的案例举例说明具体的实践步骤。另外,学员还可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参与并分享不同的团体干预方法和技巧,最后分享对团体干预的评价 。(内容待更新)

 [备注]会前/会后工作坊内容相关概念解释:

1.         复杂性哀伤、延长哀伤障碍、ICD-11

病理性哀伤,常也被称为延长哀伤障碍或者复杂性哀伤。这类障碍强调的核心特征都是指亲人去世引发的分离焦虑(沉湎和思念逝者),往往伴随着强烈情绪痛苦(如伤心、愤怒、内疚等),并且会产生认知/行为的失调(如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回避丧亲相关刺激),严重影响丧亲者的社会功能。这种情况的持续时间,要求至少为6个月。 目前延长哀伤障碍作为一种心理障碍被纳入ICD-11(国际疾病诊断分类第 11 版)的诊断系统中。

2.         姑息医疗

姑息医疗,也称舒缓医疗,最早源于12世纪的安宁院, 后逐渐演变成收治癌症晚期病人的照顾机构。 1967 年西西里桑的女士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医疗科技及心理照顾结合的安宁院。姑息医疗并不是放弃治疗,而是专注于改善病人的症状和减轻痛苦的治疗方式。 为病人提供身体、 心理和社会上的支持直到去世。 并且在患者重病及去世期间为其家属提供抚慰和其他帮助

3.         注重策略性和透明性的临床访谈

GISTGiving Information Strategically and Transparently)是注重策略性和透明性的临床访谈。在临床中是专门针对血液病骨髓移植的沟通访谈技巧,包括七大技巧来帮助更好地与潜在丧失人群进行沟通。

二、学员收获

参加工作坊的所有学员将会获得由授课专家亲笔签名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颁发的16学时培训证书。

三、报名方式

方式一:网址报名。

https://www.wjx.cn/jq/39152546.aspx  (亦可复制至地址栏)。

方式二: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二维码 会前后.png

四、报名费用及缴费方式

(一)报名费用

收费标准 会前后.png

[备注]:

1.   报名成功以缴费为准。

2.   上述报名价格只针对1个工作坊(2天)。

3.   同一人,最多可报两个工作坊,即:一个会前工作坊 + 一个会后工作坊。

4.   每个会前/会后工作坊的参加人数都限定为40人,满额为止(以工作坊缴费顺序为准)。

5.   会前/会后工作坊若报名人数不足,组委会将做临时调整。

(二)缴费方式

1、  银行对公转账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文慧园支行

账户名:北京师范大学

账号:340256015272

银行名称:中国银行

纳税人识别号:12100000400010056C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备注]:转账汇款时,请在附言中注明“哀伤工作坊:序号与主题+单位+个人姓名”,序号与主题请按以下内容标注:

“会前1延长”或“会前2成长”(会前工作坊同时进行,只能选择参加其中一个)。

“会后3复杂”或“会后4团辅”(会后工作坊同时进行,只能选择参加其中一个)。

2、 现场缴费

截止916日未转账缴费者,请于大会报告当天通过pos机刷卡缴费。

3、  缴费确认

如您汇款成功,请您妥善保管汇款截图或其他相关凭证,可凭证截图或扫描发送至邮箱(edpbnu@bnu.edu.cn,文件名、邮件名等标注为哀伤工作坊:序号与主题+单位+个人姓名组委会将据此核对您的汇款信息。

(三)发票开具

请将单位名称、纳税人识别号一并发送至邮箱edpbnu@bnu.edu.cn。增值税普通发票如需备注内容,请单独列明。发票统一在参会时领取

五、联系方式

如您有任何疑问,可致电或邮件咨询:

(一)报名

谈老师:17695758295

迪老师:13212103217

邮箱:edpbnu@bnu.edu.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

(二)缴费

邹老师:18811523697 微信:zouxinyan212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

[温馨提示]目前一些单位执行新的财务制度, 规定需要用公务卡的支付方式, 才能获得会议费报销;或者您在缴费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或者疑问,也请及时联系大会会务组人员邹老师进行相关咨询。

六、其他

(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网址链接

大会相关内容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官网:首届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

大会宣传网址:http://psych.bnu.edu.cn/zt/2019icograi/

大会二轮通知:http://psych.bnu.edu.cn/tabid/36/ArticleID/4453/frtid/19/Default.aspx

(二)   工作坊配备翻译

外国专家工作坊都配备专业的中文翻译。翻译团队包括了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副教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并且都专注于相应领域的研究和实务工作。翻译团队的语言及专业能力过硬。